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答案,目前2024卷临天下答案网已经汇总了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金太阳(24-578B)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智慧上进·高考总复必刷卷·周周测语文教师用卷(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一种常见的农业生产模式一桑基鱼塘,堪称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不仅收益比种粮食高很多,且能保护生态环境。它的缘起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时,古太湖流域洪涝灾害频频发生,当地民众因地制宜,将地势低洼处深挖为鱼塘,塘泥堆在鱼塘四周形成塘基,塘基既可防洪,亦可供种植。五代时期,当地劝课农桑。人们发现淤泥上生长的桑树格外茂盛,便开始在塘基上种植桑树。由此,“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模式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桑基鱼塘得到快速发展,在湖州地区广为推行,一时间,“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创造了“两利俱金,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的桑基鱼塘,造就了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灿烂历史,“苏湖熟天下足”之美登也得以成就然而,20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进入城市化阶段,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营桑基鱼塘的人越来越少,桑基鱼塘规模不断萎缩。当地居民重鱼轻桑,不断毁桑扩塘,桑基和鱼塘比例逐渐失衡,水塘生态系统失衡;加之河道淤积,水体污染,鱼的成活率和品质大大降低。1.请根据材料第一段内容,为“桑基鱼塘”创建百度百科词条,完成词条“概念阐释”部分。不超过70个字。答:【答案】“桑基鱼塘”是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常见的“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收益高,还能保护生态环境。2.请以“古太湖流域的民众”为主语,重组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答案】古太湖流域的民众,为了应对频频发生的洪涝灾害,因地制宜,将地势低洼处深挖为鱼塘,把塘泥堆在鱼塘四周,筑成既可防洪、亦可供种植的塘基。3.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治理下,一方方鱼塘、一片片桑林造福当下,构成了天地之间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对桑基鱼塘这一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喜悦:。答:【答案】示例:桑基鱼塘成画卷文化遗产焕生机4.请以“桑基鱼塘”作为开头,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答案】桑基鱼塘创造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造就了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灿烂历史,成就了“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周周测·语文二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