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试题,目前2024卷临天下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欧洲没有如材料所说的那种影响力,故排除C、D两项。15.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在不自觉中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客观上推动了印度近代化进程,故选D项,排除A项;马克思在此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在当时是先进的、不可阻挡的,并非强调亚洲落后于欧洲,故排除B项;列强殖民统治主观上是掠夺,剥削只是具有一定的客观进步性,这种进步性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故排除C项。16.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反映了本国经济发展的程度,故选B项;第三产业是在农业、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进人黄金时期,第三产业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反映不出经济结构失衡,故排除C项;材料是就业人口比重表,并非经济总量的比较,不能得出美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的结论,故排除D项。17.(1)进步性:地圆学说已经盛行。(2分)作者:利玛窦。(2分)动机:传播天主教。(2分,如果答传播基督教给1分)(2)说明: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思想不断解放。(2分)背景:宗教改革新旧思想交锋,导致天主教传教士来华;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走向会合;早期殖民扩张推动全球联系初步建立;欧洲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绘图技术进步。(答1点得2分,答3点即可得满分7分)(3)被斥原因:理学走向僵化保守,不通世变;封建专制强化,士大夫官员唯上是从、因循守旧:封建自然经济分散、保守等弊端显现,束缚生产力发展;自认天朝上国,闭目塞聪,盲目自大。(任答3点即可得满分6分)发展走向:中国不思变通,在封建社会中逐渐沉沦;(2分)西欧竞争中求变,资本主义兴起发展。(2分)18.示例主题:要把握世界潮流和大势,顺势而为(或察势、趋势、驭势等意思相近即可,照抄原文不给分)阐述: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为掠夺更多商品、资本输出场所和原料产地,发动一次次侵华战争;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从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近代一代代仁人志士吹响救亡图存的号角,从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曾国藩、李鸿章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到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孙中山、黄兴辛亥革命;从陈独秀、李大钊“民主科学”,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抗战、建立新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顺势而为,驭势而动,成就伟大之中国。【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24-568A·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