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八)8试卷及答案试题(语文),目前2024卷临天下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八)8试卷及答案试题(语文)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判断,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B.材料二认为思想史的写作者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惯认知进行思想史的书写,将不利于呈现思想史的真实面貌。C.材料二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保守和变革两种思想倾向,并会或强或弱地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走向,这是历史的常态。D.两则材料均谈及认知的“复杂性”,读书要意识到得出结论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思想史要意识到思想史发展的复杂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集权统治,打击不同政见,奉行实用主义,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B.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C.反映明末刷变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翻译是“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D.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改名为《新青年》。4.结合材料一内容,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B.实际的阅读过程可能会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挑战。C.值得阅读的好书应该具备相当的矛盾冲突。D.通过阅读对某些复杂问题形成判断,也是阅读的应有之义。5.材料二在谈论“思想史写作”时,隐含着三个不断“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请根据材料二内容,概括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三个具体问题。(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太阳发芽红柯老人一直望着外边的树,整个夏天他都这样看树。夏天悄悄逝去,秋天闯了进来,树叶一下子变黄了。两个中年人走进院子,一个是老人的儿子,一个是连里的木匠。他们从东边空房子里抬出又宽又厚的千木板。全是白松木,一条一条摆开,院子里亮晃晃。女孩问老人:“这是干什么呀?”老人说:“给爷爷做棺材。”“爷爷你很健康呀。”女孩眼睛湿了。“健康的时候才能做出好棺材。”几年前,木料从林场拉回来的时候是湿的,女孩可以闻到树液的清香。那时她只有十岁,现在她十五岁了,跟一棵小白桦树一样了,走到哪里都是亮亮的。女孩说:“爷爷你不害怕吗?”“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可它又缠上你了。”2023~2024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