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10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目前2024卷临天下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052860,口达60545812,每户均3.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材料二历史上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比较6060000505000040400003030000■一耕地面积(亿亩)一人口数量(万人)2020000100000腰东汉隋唐宋元「明清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夫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存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设有计入。一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8分)【高三9月联考·历史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